|
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冀南新区内,有一个规划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的中电科技园。别看它面积不大,却像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京津企业转移入驻,目前1平方公里的园区一期已经招满。自2017年正式启动以来,该园累计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80亿元,其中,京华派克、北鹏建材、大田感光等14个项目是北京、天津制造业转移项目,占全部项目的70%。中电科技园是我市承接京津转移项目平台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我市牵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这个“牛鼻子”,通过搭建承接平台,吸引了大批高质量项目落户。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引进京津合作项目202个,协议总投资突破4000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年来,京津企业纷至沓来:新兴际华凌云医药化工落地武安,开创全省首个央企转移落户、竣工项目;京华派克从第一次来邯考察到正式签约,用时不到40天时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从洽谈到签约,从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用时200天,创造央企入驻“邯郸速度”;邱县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聚集马大姐、集味轩(北京知时节)、哆呋(北京京味坊)等三个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的食品加工项目……诸多京津转移企业在我市找到新归宿。转移企业为何青睐邯郸这些企业为何对邯郸青眼有加呢?记者了解到,外来企业在选择新址时最重视三个方面: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当地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邯郸在三个方面都得到外来企业的认可。知名企业来邯,看中的是我市完备的产业配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蕴藏的发展潜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协同发展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邯郸市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四地一中心”的协同发展战略定位,即“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地”“京津食品工业扩能首选地”“京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合作优选地”“京津旅游目的地”“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配套完善了《关于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雄安新区企业搬迁转移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为各部门各县确定了发力目标,一方面也让来邯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市委、市政府认真对待每一位投资者,竭尽全力为广大客商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条件、打造一流环境,全力以赴为项目做好服务、搞好保障,让到邯郸投资发展的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2015年,冀南新区引进央企中材科技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由于风电叶片超长,涉及到高速运输问题。市委书记高宏志亲自协调,主要负责人多次去河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协调特种产品运输问题。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持,中材叶片邯郸公司才创下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100天的飞奔速度。邯郸便利的交通是另一张“磁力名片”。大田感光乳剂(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富毅闻说:“距离意味着这里地价较低,符合公司的成本考量;另外,虽然有400公里之遥,但冀南新区距离京广高铁和京港澳高速都很近,高铁到北京只需要两个小时。”这正是许多企业看中邯郸的原因。我市处在四省交界处,广阔的中原腹地既是交通优势,又是市场优势。企业迁到邯郸,产品到华中、华东、华南的运输成本都将降低,同时还可以拥有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这片广阔的市场。另外,我市也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作为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叠加区域,这里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机遇。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企业选择邯郸增加了砝码。我市不但搭建起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等省市重点承接平台,各县(市、区)还通过“园中园”的形式,在硬件方面提升水平,如: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水、电、气、路、热等高标准的“八网并进、十通一平”;建设优越的营商环境,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服务好企业。而邱县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专门规划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邱县·北京食品产业园”,相继签约入驻了颐和村、大象、锄禾、西红轩等一批“京”牌食品项目,成为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所取得的一大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承接京津企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仅2018年,我市在京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邯郸专场推介会暨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就签约项目56个。签约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与物联网、生物医药健康、信息技术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装备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的陆续入驻,成为邯郸发展的新引擎,为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添了动力。而系列对接活动成为协同发展中的“加速度”。去年11月召开的京冀(邯郸)食品医药行业对接洽谈会,已是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会上红螺食品、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六必居、恒生药业等50余家北京企业和丛台酒业、晨光生物、林益堂药业、邯郸康业制药等50余家邯郸企业进行了面对面洽谈,5个项目现场签署合作协议,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中,邱县与中祥伟业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投资3.6亿元的休闲食品生产项目合作协议。精准行业的对接,既促进了北京企业拓展市场,又实现了邯郸企业的快速成长。京津企业来邯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入驻肥乡区的中铝国际轻量化产业园,由世界500强中铝集团下属中铝国际物流(天津)公司,与天津中海远东、河北盛卓公司联合投资建设,2018年6月投入试生产后,提供就业800人;邱县的马大姐食品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05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将成为华北最大的食品生产基地。中铝国际轻量化产业园京津企业来邯,投资的不仅是产业项目,也是对邯郸产业环境、城市环境、政务环境的信赖,是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内的合作共赢。◈ 预约服务,局长办公……邯郸市行政审批局推出7项便民措施!◈ 重磅!邯郸市2019中小学招生最新规定来了◈国家最新规划!邯郸被委以重任!来源:邯郸新闻网 |
|